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厂的选址要求、技术要求、入炉废物要求、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要求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厂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污染控制与管理。
Title:Control Standard for Pollution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8 484-2019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是我国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是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首先,关于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例如,颗粒物的排放限值为20mg/m³,这一数值是基于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综合考虑而设定的,旨在减少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在运行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焚烧炉运行工况的监控要求。规定焚烧炉必须配备自动监测设备,并且这些设备需要与环保部门联网,以便实时监控排放情况。此外,还要求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以确保焚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再者,关于飞灰处置,标准指出飞灰应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具体来说,飞灰需经过稳定化或固化处理后,才能进入填埋场进行最终处置。这一步骤对于防止二次污染至关重要,因为它有效降低了飞灰中有害物质对土壤和水体的危害风险。
最后,关于信息公开透明度,标准提倡企业主动公开其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状况以及污染物排放数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公众对企业环保行为的信任感,同时也有助于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企业的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DB48 484-2019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从多个层面规范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