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西酱梅肉的术语和定义、制作工艺要求、质量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山西酱梅肉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Title:Making Specification of Shanxi Sauce Plum Meat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10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西酱梅肉制作规范》(DB14/T 1874-2019)是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山西酱梅肉的生产加工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该标准明确指出,制作酱梅肉所使用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猪肉应选用新鲜、无病害的猪后腿肉或五花肉,且需经过兽医卫生检验合格。此外,辅料如酱油、食盐等也需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使用含有违禁物质的产品。
加工工艺
在加工工艺方面,标准规定了腌制、煮制、晾晒等多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腌制过程中,需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酱油、糖、香辛料等调料,并均匀涂抹于肉块表面,腌制时间不少于24小时。煮制时,需控制水温和时间,确保肉质熟透但不过烂。晾晒环节则强调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自然干燥,避免污染。
质量要求
成品酱梅肉的质量要求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三个方面。感官上要求色泽红亮,香气浓郁,口感适中;理化指标如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等需达到规定范围;微生物指标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得检出致病菌。
检验规则
标准还明确了产品的抽样方法、检验项目及判定规则。抽样时应随机抽取样品,并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检验项目涵盖感官、理化和微生物三大类,任何一项不合格都将导致整批产品被判为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对于产品的标志,要求清晰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包装材料应清洁、无毒、无异味,符合食品包装的安全要求。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雨防晒,装卸时轻拿轻放。贮存环境需保持干燥、阴凉,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山西酱梅肉制作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还特别注重食品安全管理,这对于提升山西酱梅肉的整体品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