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柿炭疽病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及监测与记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柿树种植区域柿炭疽病的综合防治。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Anthracnose of Persimm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770-2019 柿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柿树炭疽病的科学防控。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炭疽病”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术语如“综合防治”等。这有助于从业者统一认识,确保后续工作的准确性。
其次,在预防措施方面,标准强调了加强果园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合理修剪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病残体防止病原扩散,合理施肥增强树势,以及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度适宜等。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再者,关于化学防治,标准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施药时间和剂量建议。例如,在发病初期可以选用特定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处理,而到了病害高发期则需要增加用药频率。同时,还特别提到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最后,在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上也有相应的指导。比如利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抑制病原菌生长,或者通过覆盖地膜减少病菌传播途径等方法。
总之,《DB37/T 3770-2019》从多个角度全面阐述了如何有效地控制柿炭疽病的发生和发展,对于保障柿子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