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蔬菜生长气象适宜度指数的计算方法、评估指标及应用。本文件适用于设施蔬菜生长过程中气象条件的适宜性评估和指导生产。
Title:Facility Vegetable Growth Meteorological Suitability Index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746-2019《设施蔬菜生长气象适宜度指数》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评估气象条件对设施蔬菜生长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设施蔬菜的生长气象适宜度评估。这意味着它主要针对的是在山东省范围内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种植的蔬菜作物,如番茄、黄瓜、辣椒等。这一范围的明确有助于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2. 术语和定义
- 气象适宜度指数:指综合考虑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后得出的反映气象条件对设施蔬菜生长影响程度的数值。该指数分为适宜、较适宜、不适宜三个等级。
- 设施蔬菜:指在人工控制环境下种植的蔬菜,包括但不限于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设施内的蔬菜作物。
3. 气象因子的选择与权重分配
标准中提到,选择温度、湿度、光照作为主要评价因子,并根据其对设施蔬菜生长的实际影响程度赋予不同权重。例如,温度通常被认为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其权重较高;而湿度和光照则根据具体作物种类有所调整。这种科学合理的权重分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生产情况。
4. 数据采集要求
数据采集需遵循长期连续监测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于每个监测点,应记录每日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日照时数等基本信息。此外,还应注意排除异常天气条件下采集的数据,以保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5. 分级标准
根据气象适宜度指数值的不同区间,将设施蔬菜生长的气象条件划分为三个等级:
- 适宜:当指数值处于某一特定范围内时,表明当前气象条件非常适合设施蔬菜的生长发育。
- 较适宜:虽然仍可支持设施蔬菜正常生长,但可能存在某些不利因素需要特别关注。
- 不适宜:若指数值低于某个阈值,则表示现有气象条件对设施蔬菜生长极为不利,需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环境条件。
6. 应用建议
基于上述评估结果,可以指导农民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灌溉施肥计划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也可以作为农业保险理赔依据或政府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之一。
以上是对DB37/T 3746-2019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