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薯脱毒种薯繁育的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红薯脱毒种薯的繁育与生产。
Title:Sweet Potato Virus-free Seed Potato Breed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06/T85—2018《红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发布的关于红薯脱毒种薯繁育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标准首先明确了“脱毒种薯”的概念,即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去除红薯植株内病毒后培育出的健康种薯。这一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明确的基础。
2. 种薯来源与选择
- 来源要求:种薯应来源于无病害、生长健壮的母本植株。
- 选择标准:需经过专业机构检测确认不含主要危害红薯生产的病毒种类。这一步骤确保了种薯的质量,避免因病毒感染影响后续种植效果。
3. 繁殖材料处理
- 清洗消毒:使用清水冲洗后,采用75%酒精浸泡1分钟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10分钟进行表面消毒。
- 接种培养:将处理好的材料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在25±2℃条件下暗培养3-4天后转入光照培养室继续培养。
4. 田间管理
- 种植密度:每亩定植数量建议控制在3000株左右,行距保持在60厘米,株距40厘米。
- 水肥管理:生长期需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并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料,特别是在块根膨大期要增加钾肥比例以促进产量提高。
5. 病虫害防治
-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定期巡查田间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 物理方法:如覆盖防虫网防止蚜虫等害虫侵入;利用黄板诱杀成虫等。
- 化学药剂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6. 采收与贮藏
- 最佳收获时间:当叶片大部分枯黄且地下部分完全成熟时即可开始采收。
- 贮藏条件:入库前要严格挑选无机械损伤及病斑的健康薯块,储存在通风良好、温度保持在10-15℃之间的环境中。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种薯的选择到最终收获储存等多个环节的关键技术要点,旨在帮助生产者科学有效地开展红薯脱毒种薯繁育工作,从而获得优质高产的红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