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及预防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对成人住院患者的跌倒风险进行评估与管理。
Title: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of Fall Risk for Adult Inpati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NAS 18-2020《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标准中,相较于2016版标准,一个显著的差异在于对“跌倒风险评估工具”的使用要求更加明确和具体。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护理质量控制的精细化趋势,也反映了临床实践中对患者安全的高度重视。本文将以该条文为切入点,深入解读其内涵、应用方法以及对临床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
在2016版标准中,虽然提到了跌倒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但并未明确规定应使用何种评估工具或如何实施。而TCNAS 18-2020则明确指出:“应采用标准化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 这一变化意味着医院在实施跌倒预防管理时,必须选择经过验证的评估工具,并将其纳入日常护理流程中。
常见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包括Hendrich II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等。这些工具通常涵盖患者的年龄、既往跌倒史、用药情况、活动能力、认知状态等多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实际操作中,护理人员需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完成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确定跌倒风险等级,如低、中、高风险。
对于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例如,高风险患者应加强床边防护、安排专人看护、使用防滑垫、调整药物剂量等;中风险患者则需定期评估、提供辅助设备、加强健康宣教等;低风险患者则以常规护理为主,同时保持警惕。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评估的动态性。跌倒风险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患者病情变化、治疗进展或环境因素改变,评估结果可能需要重新调整。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患者住院期间定期进行复评,确保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一是评估工具的选择应符合本机构的实际情况和患者群体特点;二是评估过程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完成,确保准确性;三是评估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传递给相关医护人员,形成多学科协作机制。
综上所述,TCNAS 18-2020对跌倒风险评估工具的明确要求,不仅是标准内容的更新,更是护理实践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的重要标志。通过合理运用评估工具,结合个体化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