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山大面炝锅面的术语和定义、制作工艺要求、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福山大面炝锅面的制作与经营。
Title:Shandong Cuisine - Fushan Big Noodles - Qiang Pot Nood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鲁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福山大面作为鲁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深受人们喜爱。《DB37/T 3732-2019 鲁菜 福山大面 炝锅面》这一地方标准对福山大面的制作进行了规范,为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美食提供了技术支持。
标准中对福山大面的定义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经和面、醒发、擀制等工艺制成面条,再通过炝锅方式烹制而成的传统山东面食。这一定义明确了福山大面的主要原料和制作方法,强调了其传统性和地域特色。
在原材料要求方面,标准规定小麦粉应选用优质高筋小麦粉,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2%,灰分不超过0.65%。这样的要求确保了面条的弹性和韧性。对于其他辅料如蔬菜、肉类等,也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例如新鲜度、色泽、口感等方面的标准,旨在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和面、醒发、擀制和炝锅。和面时水温控制在30℃左右,这样可以促进面团形成良好的网络结构。醒发时间不少于30分钟,使面团充分松弛,便于后续操作。擀制过程中要均匀用力,保证面条厚度一致。炝锅则是将热油与葱姜蒜等调料快速翻炒,激发香气,这是福山大面独特风味的关键步骤。
成品质量评价方面,标准从感官、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感官上要求色泽正常,香气浓郁,口感爽滑有弹性;理化指标包括水分、蛋白质含量等的具体数值;卫生指标则涵盖了重金属、微生物等方面的严格限制。这些规定为福山大面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不仅能够保证福山大面的传统风味得以延续,还能推动其在更广泛的市场中得到认可和推广,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也为其他传统食品的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