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役埋地聚乙烯燃气管道定期检验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检验前准备、检验项目与方法、检验结果评定及安全状况等级划分、检验报告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在役埋地聚乙烯燃气管道的定期检验。
Title:Rules for Periodic Inspection of In-service Buried Polyethylene Gas Pip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702-2019《在役埋地聚乙烯燃气管道定期检验规则》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在役埋地聚乙烯燃气管道的定期检验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检验周期与内容
根据标准第5.1条,埋地聚乙烯燃气管道的首次定期检验应在投入运行后3年内完成,之后每3至5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这一规定确保了管道在使用初期能够得到及时检查,并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第5.2条规定了定期检验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管道外观检查:评估管道表面是否有损伤、腐蚀或其他异常情况。
- 埋设环境调查:了解管道周围的地质条件和外界干扰因素。
- 防腐层状况检测:检查防腐层是否完好无损。
- 阴极保护系统有效性测试:验证阴极保护系统的正常运作。
- 泄漏检测:使用专业设备查找可能存在的泄漏点。
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标准第6部分对具体的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在进行外观检查时,应当采用目视法或借助放大镜等工具仔细观察管道表面;对于埋设环境调查,则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开挖探坑或者使用地质雷达等方式获取信息。
第6.4条特别强调了阴极保护系统有效性测试的重要性。测试过程中应记录通电电位值,并将其与设计值对比分析,若发现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则需立即采取措施修复。
安全注意事项
为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标准第8章提出了严格的安全管理要求。所有参与检验活动的人员都必须接受专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同时,在实施任何操作之前都要做好风险评估,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此外,还应注意避免破坏地下其他设施,在必要情况下可事先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以获得许可和支持。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在役埋地聚乙烯燃气管道定期检验规则》不仅涵盖了从检验周期到具体实施细节等多个层面的内容,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复杂情况,为确保燃气管道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