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杨梅卷叶蛾测报调查的技术要求,包括调查时间、调查方法、数据记录与分析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杨梅种植区域的卷叶蛾监测与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recasting and Survey of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Waxberry - Part 2: Waxberry Leaf Roll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148.2-2018《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2部分:杨梅卷叶蛾》是浙江省地方标准,对杨梅种植过程中卷叶蛾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指出“杨梅卷叶蛾”是指危害杨梅树的特定种类的卷叶蛾。这一定义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统一的认识基础,确保了在不同地区、不同机构间沟通无障碍。
调查方法
1. 调查时间
标准规定每年从4月中旬开始至6月底结束,分三次进行系统调查。这与卷叶蛾的生活史相吻合,能够有效捕捉其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2. 调查对象
包括幼虫、蛹以及成虫。每种状态下的调查都有具体的操作规范,比如幼虫调查时需要检查叶片背面及卷曲部位,以提高发现率。
3. 取样数量
每个观测点至少选取10株杨梅树作为样本,每株树选取上、中、下三层共15片叶子。这种取样方式保证了数据的代表性,避免因局部环境差异导致结果偏差。
防治措施
1. 物理防治
推荐人工摘除受害叶片并销毁,这种方法简单直接,适合规模较小的果园使用。
2.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寄生蜂等控制害虫数量,提倡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资源,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化学防治
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采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但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抗性产生。
记录与报告
要求每次调查后都要及时准确地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日期、地点、天气状况、虫口密度等,并定期汇总上报给相关部门。这样不仅有助于长期跟踪分析趋势变化,也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杨梅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程 第2部分:杨梅卷叶蛾》是一部非常实用且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文件,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项规定,共同促进杨梅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