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荸荠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荸荠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of Water Chestnu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168-2018《荸荠生产技术规范》是浙江省地方标准,于2018年发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荸荠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贮藏等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产地环境:标准要求荸荠种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土壤pH值应在5.5~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一要求确保了荸荠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条件。
2. 栽培技术:标准指出播种前需对种球进行精选,选择无病虫害、芽眼饱满的种球。播种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20~30株,行距30~40厘米,株距20~30厘米。适时播种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通常在春季气温稳定回升时进行。
3. 病虫害防治:标准强调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提倡轮作制度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特别提到要注意防治荸荠黑痣病和荸荠枯萎病,这些病害会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4. 采收与贮藏:标准建议在秋季地上部分枯黄时及时采收。采收后应将荸荠置于通风干燥处晾晒,避免阳光直射。长期贮藏时可采用低温冷藏法,温度控制在1~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
以上内容概括了DB33/T 2168-2018中关于荸荠生产的关键技术要点,有助于指导农户科学种植,提升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