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重要活动场所电气运行管理的总体要求、运行管理、维护管理、应急管理及人员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重要活动场所的电气运行管理,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Title:Specification for Power Facilities Configuration and Electrical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Important Event Venues - Part 2: Electrical Operation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187.2-2019《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 第2部分:电气运行管理》是一部专门针对重要活动场所的电气运行管理提出要求的技术规范。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款入手,对规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第5章“运行值班”中明确规定了值班人员的基本职责和工作要求。例如,第5.1条指出值班人员应熟悉电气设备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并能正确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值班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来应对日常运维中的各种情况,从而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接着,在第6章“巡视检查”部分强调了定期巡查的重要性。按照第6.2条的要求,对于变配电装置等关键设施至少每班次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同时还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重点检查项目。比如夏季需关注防雷接地系统是否完好无损,而冬季则要特别注意保暖措施是否到位。通过这样的定期巡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并采取相应对策。
另外,在第7章“事故处理”里给出了当发生故障时应遵循的基本流程。第7.3条规定一旦出现紧急状况,值班员首先要迅速切断电源以防止事态扩大,然后按照既定预案组织抢修队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此外还提到要保存好相关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原因并改进管理流程。
最后,在第8章“档案资料管理”中明确了各类文档保存期限及归档标准。如第8.2条指出所有运行日志、维修记录等纸质文件至少保留三年以上,电子版数据则需要长期存储并且定期备份以防丢失。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追溯历史问题,也为今后类似事件提供了宝贵经验参考。
综上所述,《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 第2部分:电气运行管理》通过一系列具体细致的规定为保障重要活动场所内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指导。无论是对于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