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涤纶(长、短)纤维生产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统计范围与计算方法、节能管理与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涤纶(长、短)纤维生产企业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计算、考核及节能管理。
Title:Energy Consumption Quota and Calculation Method for Polyester (Filament and Staple) Fiber
中国标准分类号:F05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 683—2019《涤纶(长、短)纤维单位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是浙江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涤纶长丝和短纤维生产过程中单位综合能耗的限额值及其计算方法。以下为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与术语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以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涤纶长丝以及以聚酯切片为原料生产的涤纶短纤维生产企业。
2. 能耗限额
# 2.1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
标准设定了不同类型的涤纶产品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例如,对于常规品种的涤纶长丝,其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为≤350kgce/t;而对于涤纶短纤维,则要求≤450kgce/t。这些限额值是基于行业平均水平并结合技术进步设定的,旨在推动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能耗统计范围
能耗统计应包括从原料准备到成品包装整个过程中的所有直接消耗的能源量。具体而言,这涵盖了熔融纺丝、冷却成型、牵伸加捻等主要工序所使用的电力、蒸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量。
4. 计算方法
# 4.1 综合能耗计算公式
综合能耗 = 各种能源实际消耗量 × 对应折标煤系数
其中,各种能源的实际消耗量需按照国家规定的计量方式准确测量,并根据相应的折标准煤系数换算成统一单位。此外,在计算时还需考虑余热回收利用等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 4.2 数据采集周期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可比性,要求企业在一个月内连续记录相关参数,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还应当定期校准仪器仪表,保证测量精度。
5. 节能管理措施
为了帮助企业达到甚至超过规定的能耗限额,标准提出了多项节能建议。其中包括优化生产工艺流程、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等。另外,鼓励企业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通过持续改进来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水平。
综上所述,《涤纶(长、短)纤维单位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不仅明确了行业内的能耗基准线,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和技术支持,有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