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园林树木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的应用。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园林树木的安全性评价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Evaluation of Landscape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园林树木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DB4401/T 17-2019)是广州市地方性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园林树木的安全性评估工作。以下是对该规范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规范首先明确了“园林树木”、“安全隐患”等核心概念。“园林树木”是指种植在城市公共绿地、街道两侧、居住区等区域用于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的木本植物。“安全隐患”指可能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或生态环境造成威胁的情况。这些定义为后续评价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评价流程
规范规定了完整的评价流程,包括信息收集、现场调查、检测与分析、风险评估及报告编制五个阶段。其中,信息收集要求全面获取树木基本信息如树种、年龄、生长状况等;现场调查需重点检查树干、树枝、根系等关键部位是否存在病虫害、机械损伤等问题;检测与分析环节可采用目测法、仪器测量法等多种手段;风险评估则根据隐患程度划分不同等级;最后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
三、主要评价指标
1. 树体健康状况
- 树皮完整性:观察是否有大面积剥落现象。
- 枝叶密度:判断是否因过度修剪导致营养不良。
- 病虫害情况:记录常见害虫种类及其危害程度。
2. 支撑结构稳定性
- 根系分布:了解地下部分发育是否良好。
- 地面隆起:注意是否有因根系膨胀引起的人行道破裂现象。
- 倾斜角度:使用专业工具精确测量倾斜度数。
3. 周围环境影响
- 交通状况:评估距离道路较近的树木是否会对行人车辆构成潜在危险。
- 建筑物间距:确保不会因倒伏而危及邻近建筑物。
- 公共设施位置:避免妨碍电力线路、通信电缆等基础设施运行。
四、风险分级标准
依据上述各项指标综合打分,并按照得分高低将安全隐患分为低度、中度、高度三个级别。对于高度风险级别的树木,建议立即采取加固措施或者移除处理;而对于低度风险者,则只需定期监测即可。
五、维护管理建议
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提出具体应对策略。例如,在台风多发季节加强对易折断的大规格乔木的关注;对于衰老期的老龄树适当增加施肥频率以延缓衰败进程;同时鼓励市民参与监督举报可疑对象,共同维护城市绿化成果。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园林树木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不仅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操作指南,还强调了预防为主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