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种猪场猪瘟净化的技术要求、监测方法、评估标准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种猪场开展猪瘟净化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lassical Swine Fever Eradication in Breeding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259-2019种猪场猪瘟净化技术指南》是一项河南省地方标准,为种猪场开展猪瘟净化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指出猪瘟净化是指通过综合措施实现种猪群持续稳定地达到无特定病原状态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净化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需要系统性规划与实施。
关于猪瘟病毒的检测方法,标准推荐采用荧光RT-PCR技术,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判断种猪是否感染猪瘟病毒。同时要求每个样本至少采集两个不同部位,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在种猪群监测计划中,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监测,包括临床检查、抗体水平检测及病原学检测。特别是对后备母猪和种公猪应增加监测频次,及时发现潜在感染源。
对于阳性猪只的处理,标准明确规定一旦发现阳性猪,需立即隔离并进行复检确认。如果再次呈阳性,则应淘汰处理,不得留作种用。此外还要求对阳性猪所在的圈舍进行全面消毒,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控。
在疫苗免疫方面,强调要根据猪群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通常情况下,种母猪在配种前需加强免疫一次,产前一个月再免疫一次;种公猪则每年免疫两次。免疫后要密切观察猪群反应,确保免疫效果。
最后,在净化效果评估环节,要求至少连续三次监测未检出阳性猪,且抗体水平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才能认定净化成功。之后仍需维持常规监测,巩固净化成果。
以上是本标准中一些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种猪场管理工作和技术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