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沥青路面裂缝处治的技术要求、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性养护和修复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phalt Pavement Crack Treat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006-2016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规范》是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该规范为沥青路面裂缝的处治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条文3.5中提到“裂缝处治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粘结性能、抗老化性能和耐久性”。这意味着用于修补裂缝的材料不仅要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原有路面上,还要能抵抗自然环境因素如紫外线、温度变化等带来的影响,确保长期有效的使用效果。
根据第4.2条的规定,“对于宽度小于3毫米的裂缝,宜采用灌缝胶进行处理;宽度在3至8毫米之间的裂缝,则推荐使用热沥青或改性沥青灌缝。”这表明不同宽度的裂缝需要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第5.1.1条指出,“施工前应对裂缝区域进行全面清理,清除裂缝内的杂物及松散材料,并保持干燥清洁。”这是保证后续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干净整洁的工作面才能使修补材料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7.1条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夜间作业时还需增加照明设施,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指挥。”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过往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
最后,在第8.1条关于质量检验部分明确指出,“完工后需对所有已完成的裂缝处治部位进行检查验收,重点查看粘结强度、外观质量和实际效果等方面。”通过严格的检测程序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综上所述,《DB61/T 1006-2016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规范》从材料选择、施工方法到后期维护等多个环节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为实现高效优质的裂缝修复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