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魔芋病害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主要病害及其症状、综合防治措施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魔芋种植过程中病害的预防与控制。
Title:Taro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382.4-2018 魔芋标准综合体 第4部分:魔芋病害防治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发布的关于魔芋种植中病害防治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病害监测与预警
标准中明确指出,魔芋病害监测应采用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调查要求在每个主要发病期对固定样地进行连续观察记录,而大田普查则需覆盖整个种植区域。监测的重点病害包括软腐病、白绢病等常见病害。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趋势,并据此发布预警信息。
防治原则
防治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栽培环境的优化,比如合理轮作、科学施肥等措施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一旦发生病害,应及时采取化学、生物或物理等多种方法联合使用,避免单一手段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化学防治
对于化学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强调了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产品。其次,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不同药剂之间的轮换使用,防止病原菌形成抗药性。此外,还特别提醒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溶液浓度,并注意个人防护,确保安全作业。
生物防治
除了化学手段外,标准还鼓励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例如利用拮抗菌、有益微生物等天然抑制因子控制病害发展。这不仅能够减少化学残留,还能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具体实施时可结合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并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以促进其生长繁殖。
综合管理措施
为了提高整体防控效果,标准建议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管理。包括但不限于:
- 改进灌溉方式,避免长时间积水;
- 加强田间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病残体;
- 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良好;
- 增施有机肥,提升作物自身免疫力。
以上就是对《DB61/T 382.4-2018》中关键内容的部分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魔芋病害,保障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