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番茄灰霉病抗性鉴定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条件、鉴定方法、抗性评价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番茄品种对灰霉病抗性的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Tomato Gray Mol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082-2017《番茄灰霉病抗性鉴定技术规范》是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为番茄灰霉病抗性的室内鉴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方法,对于指导育种单位和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番茄品种或品系对灰霉病的抗性室内鉴定。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番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
关键技术要求解读
# 1. 菌种培养与接种体制备
标准规定了灰葡萄孢菌的分离、纯化及培养方法。要求使用新鲜的灰霉病病叶作为分离材料,在PD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温度控制在20℃±2℃,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接种体应采用直径约5mm的菌饼,确保接种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 2. 实验环境条件
实验应在温室或人工气候室中进行,保持相对湿度90%以上,温度控制在20℃±2℃。这样的环境条件能够模拟田间发病条件,提高鉴定结果的可靠性。
# 3. 接种方式
将制备好的菌饼置于叶片表面,用无菌滤纸轻轻按压固定。每株植株需接种4-6片叶子,保证每个样本有足够的重复性。接种后需及时喷洒适量清水以保持叶片湿润。
# 4. 病情调查与评价
在接种后第7天进行病情调查,采用0-4级病情分级标准:0级表示无病斑;1级表示病斑面积小于叶片总面积的10%;2级表示病斑面积占10%-25%;3级表示病斑面积占25%-50%;4级表示病斑面积超过50%。根据各级病斑所占比例计算病情指数。
# 5. 抗性评价
依据病情指数将抗性分为高抗、抗病、中感、感病四个等级。具体划分标准为:病情指数≤20为高抗;20<病情指数≤40为抗病;40<病情指数≤60为中感;病情指数>60为感病。
实施意义
通过严格执行此标准,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估不同番茄品种或品系对灰霉病的抗性水平,为培育抗病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指导生产上合理用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绿色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