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木耳产地环境的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灌溉水质量等要求及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黑木耳种植产地环境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Title:Black Fungus Standard Complex Part 1: Production Environment for Black Fung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113.1-2017《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1部分:黑木耳产地环境》是陕西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黑木耳种植过程中产地环境的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产地环境要求
-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中二级标准的规定
解读:此条确保产地周围没有严重的大气污染源,如工业排放等,保护黑木耳生长不受有害气体影响。
-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中二级标准的规定
解读:土壤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等需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对黑木耳品质造成负面影响。
- 水质环境质量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解读:灌溉用水不得含有致病微生物和有毒化学物质,保障黑木耳健康生长。
2. 地形地貌条件
- 应选择地势平坦或缓坡地带
解读:利于排水防涝,减少病害发生几率,同时便于机械化操作。
- 海拔高度宜在500m~1200m之间
解读:该海拔范围内的气候条件更适宜黑木耳的生长发育。
3. 温度与湿度条件
- 年平均气温应在8℃~16℃之间
解读: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不利于黑木耳菌丝体的形成和子实体分化。
- 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
解读:高湿度环境能够满足黑木耳吸水膨胀的需求,促进其快速生长。
4. 光照条件
- 日照时数每年不少于1500h
解读:适当的光照有助于提高黑木耳产量和质量,但要避免强光直射导致灼伤。
5. 风速与风向
- 平均风速不宜超过2.5m/s
解读:过大风速会加速水分蒸发,增加管理难度,并可能造成机械损伤。
6. 土壤肥力
- pH值应在5.5~7.5之间
解读:酸碱度适中的土壤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及养分转化。
- 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
解读: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增强黑木耳抗逆性。
以上内容为企业和个人从事黑木耳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并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