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梵净山茶叶初加工和精制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梵净山地区茶叶的初加工和精制加工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imary and Refined Processing of Fanjingsha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06/T18—2018《梵净山茶叶初精制加工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地方标准,对梵净山地区茶叶的初精制加工过程进行了规范。以下为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原料要求
1. 产地环境:规定了茶园应位于海拔800米以上,土壤pH值在4.5-6.5之间,且远离工业污染源。
2. 鲜叶采摘:强调鲜叶采摘时间应在晴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避免雨天和露水未干时采摘。
二、初制加工
1. 杀青:采用锅式或滚筒式杀青机,温度控制在180℃-220℃之间,时间为3-5分钟,确保杀青均匀,无红梗红叶现象。
2. 揉捻:揉捻压力分轻-重-轻三个阶段,时间为40-60分钟,成条率达到85%以上。
3. 干燥:初烘温度为100℃-120℃,时间为10-15分钟;复烘温度为70℃-80℃,时间为20-30分钟,直至含水量降至6%以下。
三、精制加工
1. 分级:通过筛分、风选等方法将茶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等多个等级,确保各等级茶叶品质一致。
2. 匀堆:不同批次的同级茶叶需按一定比例混合,保证产品一致性。
3. 包装:采用透气性良好的包装材料,内衬防潮层,外包装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四、检验与验收
1. 感官指标:包括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要求色泽绿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回甘。
2.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6%,碎末含量≤1.5%,粉末含量≤0.5%。
3. 卫生指标:重金属及农药残留不得超过国家相关标准限值。
五、标志、标签与贮存
1. 标志:应在包装上标明“梵净山”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2. 贮存:成品茶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清洁卫生的仓库中,温度低于25℃,相对湿度低于65%,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污染。
以上内容是对DB5206/T18—2018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款的具体解释,旨在指导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提升梵净山茶叶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