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秦薯9号甘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种薯繁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贮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秦薯9号甘薯的生产与管理。
Title:DB61T 1142.70-2018 Sweet Potato, Qin Shu No.9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142.70-2018 甘薯 秦薯9号》是陕西省地方标准,对秦薯9号这一甘薯品种的生产技术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品种特性描述
标准指出秦薯9号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其块根呈纺锤形,皮色为红褐色,肉色为橙黄色,口感细腻,甜度适中。这些特性决定了秦薯9号在栽培和储藏过程中的管理重点应放在保持土壤疏松、防止机械损伤等方面。
二、种薯选择与处理
在种薯选择上,要求种薯大小均匀,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种薯处理时需进行晾晒消毒,以提高出苗率和减少病害发生。具体做法是在晴天将种薯摊开晾晒1-2天,然后用多菌灵等药剂进行浸种处理。
三、栽培技术要点
1. 栽培密度:每亩栽植3500-4000株为宜,行距60-70厘米,株距30-35厘米。
2. 施肥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追肥分两次进行,分别在苗期和块根膨大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3.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块根膨大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四、病虫害防治
秦薯9号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等。防治措施包括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生物防治等。化学防治时应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操作,避免药物残留超标。
五、收获与储藏
收获时间一般在秋季,当块根停止膨大、叶片枯黄时即可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降低含水量至10%以下再入库储藏。储藏环境要求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10℃左右,相对湿度维持在80%-85%之间。
六、质量检测
产品品质检测主要包括外观、内在品质两个方面。外观要求块根完整无损,色泽正常;内在品质则需检测干物质含量、还原糖含量等指标,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61/T 1142.70-2018 甘薯 秦薯9号》从品种特性到栽培管理,再到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储藏,都给出了详尽的技术指导,有助于种植者科学种植秦薯9号,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