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渭北旱地玉米保护性轮耕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渭北旱地地区玉米保护性轮耕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ervation Rotational Tillage of Corn in Weibei Dry Land, DB61T 1168-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168-2018《渭北旱地玉米保护性轮耕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渭北地区旱地玉米种植的农业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渭北地区旱地玉米的保护性轮耕作业。这意味着该标准主要针对的是位于陕西省渭北地区的玉米种植,特别是那些缺乏灌溉条件的旱地。
2. 术语和定义:
- 保护性耕作:指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尽量减少土壤翻动,保持地表覆盖以保护土壤结构的一种耕作方式。
- 轮耕: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轮换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或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
3. 土壤管理:
- 土壤准备:要求在播种前进行适当的土壤松动处理,但要避免过度翻耕导致土壤水分流失。
- 地膜覆盖:提倡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来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水性能,这对于干旱地区的玉米生长尤为重要。
4. 品种选择:建议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强调选用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
5. 播种与施肥:
- 播种时间: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气候条件确定最佳播种期,通常是在春季气温回升稳定后。
- 施肥原则: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搭配氮磷钾肥的比例,注重有机肥料的应用,减少化肥用量。
6. 田间管理:
- 水分管理:采取节水灌溉措施,如滴灌、喷灌等,确保玉米在整个生长期都能获得足够的水分。
- 病虫害防治:采用综合防治策略,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7. 收获与储藏:建议适时收获,及时晾晒干燥,防止霉变。储藏时注意通风防潮,确保玉米品质不受影响。
以上是对DB61/T 1168-2018《渭北旱地玉米保护性轮耕技术规程》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指导原则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干旱环境下的玉米种植挑战,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