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石窟寺文物本体三维扫描测绘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数据处理及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石窟寺文物本体的三维扫描测绘及相关保护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3D Scanning and Surveying of Grotto Temple Cultural Rel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K85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173-2018石窟寺文物本体三维扫描测绘技术规程》是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石窟寺文物的三维扫描测绘工作。以下将对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规程明确界定了“石窟寺”、“本体”、“三维扫描测绘”等关键概念。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确保了不同机构和个人在执行任务时能够使用相同的语言和理解。
其次,规程强调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第5章指出,在进行三维扫描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石窟寺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其历史背景、现存状态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同时,还要求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并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和工具。
接着,在数据采集环节,规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例如,第6章提到扫描分辨率应根据石窟寺文物的实际尺寸来确定;对于细节丰富的区域,则需采用更高精度的设置。此外,还规定了如何正确选择扫描站位以保证覆盖全面且无遗漏。
再者,关于数据处理与成果输出,规程也给出了指导性意见。第7章建议采用专业的软件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去除噪声并优化模型;最终形成的成果文件格式应当便于长期保存及共享。
最后,在质量控制方面,规程特别强调了现场检查的重要性。第8章要求每个阶段完成后都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验收,确保所有步骤均符合既定标准。同时鼓励使用第三方机构来进行独立评估,从而提高整体工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之,《DB61/T 1173-2018石窟寺文物本体三维扫描测绘技术规程》从准备到实施再到后期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而细致的规定,这对于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遵循该规程,可以有效提升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水平,为今后的研究和展示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