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辣椒品种抗辣椒脉斑驳病毒的鉴定方法、试验条件、结果判定及报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辣椒品种抗辣椒脉斑驳病毒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 to Pepper Vein Banding Mottle Virus in Chili Varie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207-2019《辣椒品种抗辣椒脉斑驳病毒鉴定技术规程》是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辣椒品种对辣椒脉斑驳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简称CMV)的抗性鉴定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试验材料与条件
5.1 试验材料
- 辣椒品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辣椒品种作为测试对象。
- 病毒源:使用已确认感染CMV的健康植株提取病毒。
5.2 试验条件
- 温度:保持在20℃至30℃之间。
- 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60%到80%范围内。
- 光照:每天提供12小时光照。
这些条件是为了确保实验环境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抗病性评价方法
6.1 接种方式
采用摩擦接种法,即将含有病毒的汁液均匀涂抹于辣椒幼苗叶片表面,并轻轻擦拭以促进吸收。
6.2 观察时间
从接种后第7天开始观察症状表现,直至第21天结束。
6.3 症状分级
根据叶片出现黄化、坏死斑点等典型症状的程度分为五个等级:
- 0级:无任何症状;
- 1级:轻微黄化或少量小斑点;
- 2级:明显黄化伴有较多小斑点;
- 3级:广泛黄化并形成较大斑块;
- 4级:整片叶子枯萎死亡。
通过这样的分级体系可以量化不同品种对CMV的抵抗能力。
数据处理与分析
7.1 数据记录
每次观察都要详细记录每个样本的具体情况,包括发病数量、严重程度等信息。
7.2 统计分析
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参数,进而评估各品种的整体抗病性能。
以上就是对DB44/T 2207-2019标准中关键部分的深入解析。遵循此标准能够有效提高辣椒育种过程中对抗病特性筛选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