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龙眼产后贮藏保鲜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龙眼果实的贮藏保鲜及相关质量管理。
Title:Post-harvest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Long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204-2019《龙眼产后贮藏保鲜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广东省地方特色的农业标准,旨在规范龙眼从采摘到贮藏的全过程操作。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中,明确提出了“气调贮藏”、“低温贮藏”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依据,确保了不同地区、不同人员在执行时有共同的理解基础。
其次,在“贮藏环境条件”章节里,规定了龙眼贮藏的最佳温度范围应控制在1℃至5℃之间,并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5%-95%。这样的环境设置可以有效延缓果实的呼吸作用,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同时防止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此外,还强调了定期检测并调整温湿度的重要性,以保证整个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
再者,“采后处理”部分指出,龙眼采摘后需立即进行预冷处理,将果温迅速降至10℃以下。这一步骤对于维持果实品质至关重要,因为高温会加速腐烂速度。同时要求去除机械损伤果实以及病虫害感染的部分,避免其成为潜在污染源影响其他健康果品。
另外,“包装与运输”条款建议采用透气性良好且具有防震功能的包装材料来装运龙眼。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并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最后,“质量检验”环节明确了验收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外观形态、色泽变化、是否有异味或异常斑点等方面。只有符合相关指标要求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综上所述,《龙眼产后贮藏保鲜技术规范》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技术指导,为提高广东地区龙眼产业的整体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不仅有助于延长产品的货架期,还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