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毛竹大径材培育的技术要求,包括立地选择、竹林结构调整、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毛竹大径材的培育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Large Diameter Moso Bamboo (DB42T 1479-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毛竹大径材培育技术是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 1479-2018的重要内容,该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管理提高毛竹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首先,关于造林密度的规定。标准建议每公顷种植约1650株毛竹,这种密度既能保证林分的通风透光性,又有利于竹子的生长发育。合理的密植可以有效减少杂草竞争,促进竹笋的生长。
其次,在施肥管理方面,标准指出每年应进行两次施肥,分别在春季和秋季。春季以氮肥为主,促进新梢生长;秋季则以磷钾肥为主,增强竹子的抗寒能力。适当的肥料使用能够显著提升毛竹的产量和质量。
再者,关于病虫害防治,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检查林地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昆虫,或者使用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但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安全环保。
最后,关于采伐周期,标准推荐在竹龄5至6年时进行采伐。此时毛竹材质坚硬、韧性好,是制作优质竹制品的最佳时期。过早或过晚采伐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以上是对DB42/T 1479-2018中几个重要方面的解读,遵循这些指导原则有助于实现毛竹的大径材培育目标,从而提高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