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钒钛灰铸铁件及钒钛球墨铸铁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钒钛生铁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灰铸铁件和球墨铸铁件。
Title: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Vanadium Titanium Grey Iron Castings and Vanadium Titanium Ductile Iron Cast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J52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40.8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593-2019《钒钛灰铸铁件及钒钛球墨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是四川省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钒钛灰铸铁件和钒钛球墨铸铁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
4.1 化学成分
标准中对钒钛灰铸铁件和钒钛球墨铸铁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明确规定。例如,钒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钛元素的加入量也需符合特定要求,这直接影响到铸件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4.2 力学性能
对于钒钛灰铸铁件,其抗拉强度、硬度等力学性能指标应满足表1中的具体数值。而对于钒钛球墨铸铁件,则需要达到表2所列的标准值。这些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铸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试验方法
6.1 化学分析
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光谱法或化学分析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每种元素的测定都遵循相应国家标准,如GB/T 223系列对于钢铁中各种元素的测定方法。
6.2 力学性能测试
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拉伸试验、硬度测试等。拉伸试验按照GB/T 228.1的规定执行,硬度测试则依据GB/T 230.1进行。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全面评估铸件的综合性能。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出厂前,每批产品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出厂检验。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外观质量检查、尺寸测量以及必要的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只有当所有检验项目均合格后,才能允许产品出厂。
7.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是在新产品试制鉴定或者正式生产后定期进行的一次全面质量检查。它涵盖了所有的技术要求项目,旨在验证产品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每个铸件上都应该清晰地标明制造厂名、牌号、规格型号等相关信息。此外,在包装箱外部也必须标明产品的名称、数量、重量等基本信息,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8.2 包装
合理的包装能够有效保护铸件免受运输过程中的损伤。通常采用防锈油涂抹表面,并用适当的材料包裹起来,然后装入坚固的木箱或其他适合的容器内。
8.3 运输与贮存
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防止损坏。同时要注意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空气侵蚀。长期存放时还需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以上是对DB51/T 2593-2019《钒钛灰铸铁件及钒钛球墨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