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赣西两头乌猪的品种特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赣西两头乌猪的生产、经营、鉴定和管理。
Title:DB36T 163-2019 Standard for Huazhong Two-Ends Black Pig - Ganxi Two-Ends Black Pi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华中两头乌猪是江西省的地方优良品种,而赣西两头乌猪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DB36/T 163-2019 赣西两头乌猪生产技术规程》对赣西两头乌猪的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一、品种特性与选育要求
1. 赣西两头乌猪应具备典型的“两头乌”特征,即头颈部和臀部为黑色,其余部位为白色。该品种体型中等,四肢粗壮,适应性强。
2. 种猪选育时,需注重生长速度、瘦肉率、繁殖性能等指标。母猪要求年产仔数不低于10头,断奶成活率在85%以上;公猪要求精液品质优良,密度适中,活力强。
二、饲养管理
1. 饲料配制: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应占14%-16%,粗纤维不超过8%,钙磷比保持在1.2:1至1.5:1之间。建议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并根据猪只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配方。
2. 环境控制:猪舍温度宜维持在15℃-25℃范围内,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冬季注意保温,夏季加强通风降温,同时做好防暑措施。
3. 卫生防疫:定期清理粪便,保持圈舍清洁干燥。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预防常见传染病如猪瘟、伪狂犬病等。消毒工作要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三、繁殖技术
1. 发情鉴定:通过观察外阴变化、行为表现以及试情公猪反应来判断母猪是否发情。一般情况下,母猪初配年龄为8-10月龄,体重达到90公斤左右即可配种。
2. 妊娠期护理:怀孕后期(85天以后)要适当增加营养供给,但避免过量喂食导致胎儿过大。分娩前一周转入产房准备生产。
3. 分娩接产:助产人员应在预产期前后密切关注母猪动态,一旦发现有临产征兆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对于难产情况要及时处理,必要时请专业兽医协助。
四、疫病防控
1. 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模式,限制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所有进出车辆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
2.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病种执行。此外,还需针对地方性流行疾病开展针对性预防。
3. 定期监测猪群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迅速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总之,《DB36/T 163-2019 赣西两头乌猪生产技术规程》为规范赣西两头乌猪的养殖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促进当地特色畜牧业健康发展。养殖者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升自身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