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传统黑釉瓷制作技艺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要求、制作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检验方法、质量评定等。本文件适用于以传统工艺制作黑釉瓷的企业及相关单位。
Title:Traditional Black Glazed Porcelain Making Skills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97.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156-2019《传统黑釉瓷制作技艺》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传统黑釉瓷制作的基本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黑釉瓷”进行了明确界定,指以含铁量较高的原料为主要着色剂,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烧制而成,釉面呈现黑色或深褐色的陶瓷制品。这一定义强调了黑釉瓷的颜色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二、基本要求
1. 原料选择:应选用高岭土、石英、长石等天然矿物作为主要原料,并确保原料纯净度达到一定标准。这保证了产品的基础质量。
2. 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加工、成型、干燥、施釉、烧成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操作规范和技术参数要求。
三、工艺流程
1. 原料加工:将选好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球磨处理,使其粒度符合要求。
2. 成型:采用手工拉坯或者模具成型的方式,确保坯体厚度均匀且无明显缺陷。
3. 干燥:在自然条件下或使用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防止开裂等问题发生。
4. 施釉: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黑釉配方,并均匀地涂抹于坯体表面。
5. 烧成:在窑炉内按照预定温度曲线进行烧制,通常需要经过预热、升温、保温和冷却四个阶段。
四、质量控制
1. 外观质量:产品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气泡、裂纹等缺陷;色泽均匀一致,符合标准样品的要求。
2. 物理性能:包括吸水率、抗折强度等方面的具体指标,需满足相应等级的规定值。
3. 化学稳定性:经酸碱溶液浸泡后,不应出现明显的腐蚀现象。
五、检验方法
对于上述各项质量要求,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方法,如目测检查外观质量,使用精密仪器测量物理性能参数等。这些方法为生产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评判依据。
六、标志与包装
产品出厂时应标明厂名、地址、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并采取适当的包装措施以保护成品不受损害。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传统黑釉瓷制作技艺》不仅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成品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还特别注重了产品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现代标准化理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