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急性肾衰竭型毒蘑菇的识别特征、中毒症状及预防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毒蘑菇的识别、中毒防治及相关科研工作。
Title:Identification of Poisonous Mushrooms - Part 2: Acute Renal Failure Type Poisonous Mushroo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990.2-2019《毒蘑菇识别 第2部分:急性肾衰竭型毒蘑菇》是一项地方标准,主要针对急性肾衰竭型毒蘑菇的识别提供指导。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急性肾衰竭型毒蘑菇的识别工作。此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目标对象,即针对河北省内可能出现的此类毒蘑菇进行识别。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GB/T 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文件,这些引用文件为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确保了识别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急性肾衰竭型毒蘑菇”进行了定义,指那些含有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毒素的蘑菇种类。这一定义是后续内容的基础,明确了讨论的核心概念。
毒蘑菇的形态特征
标准详细描述了急性肾衰竭型毒蘑菇的主要形态特征,包括菌盖、菌褶、菌柄以及孢子的颜色和形状等。例如,某些种类的菌盖表面可能具有鳞片或光滑,菌褶通常紧密排列且颜色多变。
毒蘑菇的生态习性
介绍了这类毒蘑菇的生活环境和生长条件,如喜潮湿阴凉的地方,常见于森林边缘或草地中。了解其生态习性有助于预测其分布区域,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毒蘑菇的毒性成分
明确了急性肾衰竭型毒蘑菇中的主要毒性成分为某些生物碱类物质。这些成分能够通过干扰肾脏正常代谢过程引发急性肾衰竭。具体提到几种已知的毒性化合物及其作用机制。
毒蘑菇的中毒症状
描述了食用后可能出现的症状,从轻微不适到严重器官损害不等。特别强调了急性肾衰竭的表现形式,如尿量减少、血肌酐水平升高等。
鉴别方法
提出了多种鉴别手段,包括外观检查、显微镜观察以及化学检测等。其中,外观检查是最基础也是最直观的方法,而化学检测则能更准确地确认毒蘑菇的身份。
预防与控制建议
最后,给出了若干预防措施,比如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毒蘑菇的认识;建立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并报告新的毒蘑菇种群;同时提醒人们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蘑菇食用。
以上是对DB13/T 2990.2-2019标准中部分内容的重要条文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