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国草原红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饲料与营养、繁殖管理、卫生防疫及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中国草原红牛的饲养与管理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Chinese Grassland Red Cat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960-2019 中国草原红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中国草原红牛这一特色品种的饲养管理技术标准。该标准从草原红牛的生长环境、饲料营养、饲养管理到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保障草原红牛的健康生长和品质提升。
首先,在生长环境方面,标准明确要求饲养场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区域,同时需要有充足的水源和遮荫设施。这主要是为了确保草原红牛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生活,避免因恶劣环境导致的健康问题。例如,标准指出“牧场周围应无工业污染源,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这对于保证牛肉的品质至关重要。
其次,在饲料营养方面,标准强调了饲料的质量控制和合理搭配。标准提到“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2%,钙磷比保持在1.5:1至2:1之间”,这是基于草原红牛的生理特点制定的科学配方。合理的营养配比不仅能够满足草原红牛日常活动的能量需求,还能促进其骨骼发育和肌肉增长。此外,还特别指出要定期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防止营养缺乏症的发生。
再者,在饲养管理上,标准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和技术要求。比如,“犊牛出生后应及时清理口鼻内的黏液,并让其尽早吸食初乳”,这是为了增强犊牛免疫力的重要步骤。“成年牛每天至少要有2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这样的规定有助于提高牛群的整体活力和抗病能力。另外,还建议采用分群饲养的方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和生产阶段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最后,在疾病防控方面,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包括定期接种疫苗、监测疫病动态以及及时隔离患病个体等。同时,提倡使用生物安全技术和环保型消毒剂来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例如,“牛舍内应配备有效的通风换气装置,保持空气流通”,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综上所述,《DB22/T 960-2019 中国草原红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通过一系列具体而详尽的规定,为中国草原红牛的健康养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提高草原红牛肉品的质量,也为推动当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