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布鲁氏菌病防治人员手卫生消毒的操作流程、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从事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的操作。
Title:Hygiene and Disinfection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Hand of Brucel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ersonnel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121-2018布鲁氏菌病防治人员手卫生消毒操作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布鲁氏菌病防治领域制定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防治人员的手部清洁与消毒操作进行了系统性规定,旨在有效预防布鲁氏菌病的传播。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标准中明确指出,“手部清洗前应先摘除所有可能影响清洁效果的饰物,并确保指甲修剪整齐。”这一要求强调了在开始手部清洁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饰物可能会藏污纳垢,而长指甲同样容易积累细菌和病毒,这些都可能成为病原体传播的潜在途径。
其次,关于手部消毒的具体步骤,标准中提到:“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时,需取适量(约3ml)均匀涂抹于双手表面,揉搓至完全干燥为止。”这里特别强调了用量以及揉搓时间的重要性。正确的用量可以保证手部每个部位都能被充分覆盖,而充分揉搓则有助于杀灭更多微生物。
再者,对于特殊情况下如接触过疑似感染源后的处理方法,标准建议:“若手部明显污染或接触了高风险物质,则应在初步清洁后再次用流动水冲洗至少15秒,并重复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二次消毒。”这种双重措施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病原体残留量,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设备维护方面的要求,“用于手部清洁的设施应当保持清洁完好状态,定期检查更换损坏部件。”这不仅关系到设备本身的功能性,也直接影响到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否达到预期的卫生效果。
最后,培训与监督环节同样不容忽视。“所有参与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人员均需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确认具备正确执行本规程的能力。”持续性的教育和严格的监管机制是确保规程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DB65/T 4121-2018布鲁氏菌病防治人员手卫生消毒操作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具体指导,为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保护一线工作人员免受感染威胁,同时也是阻断疾病传播链条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