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家畜养殖场所布鲁氏菌病消毒的基本原则、消毒方法、消毒频率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家畜养殖场所的布鲁氏菌病防控与消毒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rucellosis Disinfection in Livestock Farms DB65T 4123-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7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123-2018 家畜养殖场所布鲁氏菌病消毒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家畜养殖场所中预防和控制布鲁氏菌病的消毒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所有从事家畜养殖的单位和个人,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消毒措施减少布鲁氏菌病的发生与传播。
2. 术语和定义:
- 布鲁氏菌病: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 消毒: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3. 消毒原则:
- 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卫生防疫工作。
- 根据不同区域(如生产区、生活区)的特点采取针对性强且经济合理的消毒方式。
4. 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
- 应选择高效低毒无残留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使用浓度。
- 常用消毒剂包括但不限于含氯制剂、过氧乙酸等。
5. 消毒程序:
- 日常消毒: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扫及常规消毒;
- 紧急消毒:当发现疑似病例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彻底消毒;
- 季节性消毒:春秋季作为重点时期开展大规模清洁行动。
6. 废弃物处理:
- 所有被污染的物品均需集中收集后按照规定方法进行焚烧或者深埋处理;
- 对于动物尸体要特别注意防止二次污染。
7. 人员防护:
- 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场地前必须穿戴好专用防护服并经过严格清洗消毒;
- 定期组织健康检查,确保无潜在感染风险。
8. 监测评估:
- 每季度对养殖场内外环境进行采样检测,及时掌握消毒效果;
- 记录每次消毒的具体情况以便追溯查询。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关键点解析,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执行方案,确保达到最佳防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