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三都水族马尾绣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相关规定批准保护的三都水族马尾绣。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Sandu Shui Ethnic Group Horsehair Embroid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X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三都水族马尾绣》(DB5227/T 075-2018)是贵州省针对三都水族马尾绣制定的地方标准。这一标准对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都水族马尾绣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中规定了三都水族马尾绣的术语和定义,明确了其独特的工艺特征。其中,\"马尾线\"作为关键材料被特别强调,要求采用马尾纤维与丝线结合制作而成,确保绣品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光泽。
在原材料方面,标准指出应选用优质桑蚕丝线,强调颜色需自然柔和,不得使用化学染料。对于刺绣底布,规定必须为纯棉材质,且经纬密度要适中,以保证绣品牢固耐用。
制作工艺部分,标准详细描述了设计图案、打版、上绷、配色、刺绣等流程。特别提到马尾线的搓制方法,要求将马尾纤维与丝线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手工搓捻,确保线条均匀有力。
质量要求章节明确成品外观应整洁美观,无明显污渍或破损,绣线接头处需平滑过渡。尺寸公差允许范围为±3%,色牢度达到4级标准,确保长期保存不变色。
检验规则部分规定了抽样方法和判定准则,要求每批次产品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才能出厂销售。同时,标准还对包装标识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产地标注、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编号等内容。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三都水族马尾绣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促进这一传统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