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美国红鱼在福建省海域进行海水网箱养殖的技术要求,包括养殖环境、苗种选择、饲料投喂、疾病防控和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从事美国红鱼海水网箱养殖的生产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age Culture of Red Drum (Sciaenops ocellatus) in Seawater - Fujian, Chin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67-2019《美国红鱼海水网箱养殖技术规范》是由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为美国红鱼的海水网箱养殖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美国红鱼”的定义,即从美洲引进的一种经济鱼类,学名为Sciaenops ocellatus。这一定义有助于养殖者准确识别目标物种,避免混淆其他类似品种。
二、环境条件要求
1. 海域选择:应选择潮流畅通、盐度稳定在28‰~35‰之间的海域。这是因为美国红鱼对水流和盐度有特定需求,适宜的环境能促进其生长发育。
2. 水质要求: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pH值维持在7.8~8.6之间。良好的水质是保障养殖成功的基础,低溶解氧会影响鱼体健康,而极端的pH值则可能造成生理不适。
三、苗种要求
1. 苗种来源:需来自具备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养殖场。这确保了苗种的质量和合法性,防止非法捕捞或病害传播。
2. 苗种规格:体长应在5cm以上,个体均匀。较大的初始规格有助于提高成活率,并减少因大小差异引起的竞争压力。
四、养殖管理
1. 投喂: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量根据水温、天气情况调整。合理的投喂策略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同时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2. 日常巡检:每天早晚各巡查一次,观察鱼群活动状态及网箱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如疾病爆发或网箱破损等。
五、病害防控
1. 预防为主:定期消毒池塘及工具,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预防措施比治疗更为重要,能够大幅降低发病几率。
2. 药物使用: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兽药使用的相关规定,禁止使用违禁药物。科学合理地选用药物,既能保证疗效又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六、收获与运输
1. 收获时机:当达到商品规格时即可收获。一般而言,体重达到300g左右较为理想。
2. 运输方式:采用活水车或氧气袋等方式进行长途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法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损耗,保证产品质量。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的核心要点,对于从事美国红鱼海水网箱养殖的企业和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希望各位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推动我国海水网箱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