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化肥厂氨罐区防雷技术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施工与验收以及维护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化肥厂氨罐区的防雷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日常维护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Ammonia Tank Areas in Fertilizer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105-2018《化肥厂氨罐区防雷技术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化肥厂氨罐区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接地装置的设置:标准明确指出氨罐区应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欧姆。这意味着所有金属设备、管道以及建筑物均需与接地网可靠连接。这一措施旨在确保雷电流能够迅速导入大地,避免因电位差引发火花或损坏设备。
2. 避雷针的选择与安装:对于露天布置的液氨储罐,推荐使用独立接闪杆作为防护手段,并且要求其保护范围覆盖整个罐体及附件。此外还强调了避雷针的基础必须牢固稳定,并定期检查其腐蚀情况以保证长期有效性。
3. 导静电设施的要求:为了防止静电积累带来的安全隐患,在罐区内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积聚的金属部件都应当安装有效的导静电跨接线和接地装置。同时规定输油管线每隔一定距离就需要设置一处接地连接点,确保整个系统处于同一电位水平上。
4. 防雷检测周期的规定:该标准特别提到每年至少要对氨罐区内的防雷装置进行全面检查一次,包括但不限于接地电阻测量、避雷针外观状况评估等项目。只有当这些设施保持良好状态时才能有效发挥防雷作用。
5. 应急响应预案制定:除了物理层面的防护措施外,本标准还要求相关单位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一旦发生雷击事故,能够快速启动相应程序组织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并保障人员安全。
以上内容只是DB34/T 3105-2018部分重点条款的简要说明,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调整优化。希望上述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