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温浸渍处理杨木板材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杨木为原料,经高温浸渍处理后制成的板材产品。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igh Temperature Impregnation Treatment of Poplar Wood Pan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K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107-2018《高温浸渍处理杨木板材技术要求》是一项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采用高温浸渍工艺处理杨木板材的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材料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用于生产高温浸渍处理杨木板材的原材料必须是新鲜、无虫蛀、无腐朽且含水率在8%至15%之间的杨木原木。这一规定确保了原料的基本品质,避免因原料问题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
处理工艺
在处理工艺方面,标准强调了高温浸渍过程中的关键参数控制。例如,浸渍温度应控制在160℃至180℃之间,浸渍时间为30分钟至60分钟。这样的工艺条件能够有效提高木材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同时保证处理后的板材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物理力学性能
对于处理后的杨木板材,标准提出了具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 抗弯强度:不低于40MPa;
- 弹性模量:不小于8000MPa;
- 吸水率:不超过10%。
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处理后杨木板材的质量水平,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环保要求
考虑到环保因素,标准还对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排放进行了限制。要求处理设备必须配备有效的废气处理装置,并且排放的有害物质浓度需符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
检验方法
为了保证上述各项指标能够准确地被检测出来,标准详细描述了每项检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测试方法。比如使用万能试验机来测定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采用称重法测量吸水率等。
以上是对DB34/T 3107-2018《高温浸渍处理杨木板材技术要求》中部分重要条文的深入解读。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地提升杨木板材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