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层叠笼养种鸡人工授精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设备与工具、人员要求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层叠笼养模式的种鸡场进行人工授精的操作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Stacked Cage-reared Breeder Chick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158-2018《层叠笼养种鸡人工授精技术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层叠式笼养种鸡的人工授精操作提供了标准化指导。以下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人员要求方面,标准规定人工授精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这确保了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执行人工授精流程,减少因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
关于采精频率,标准指出每周应采精3至5次。这样的频率既能保证精液质量,又不会过度干扰公鸡的健康状态。采精时间建议选择在上午7时至9时之间进行,此时公鸡精力充沛,有利于提高采精成功率。
对于采精前准备,标准强调要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卫生,并提前准备好采精工具。此外,还需检查公鸡健康状况,确保其符合采精条件。这些准备工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采精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在采精方法上,标准推荐采用按摩法。具体步骤包括:先轻轻按摩公鸡腹部和生殖区域,然后握住泄殖腔,挤压泄殖腔周围组织促使精液排出。整个过程需要轻柔且迅速,避免伤害到公鸡。
精液处理部分,标准提到要立即检测精液品质。若发现异常则需重新采集。合格的精液应在室温下保存不超过6小时,在4℃条件下可延长至24小时。同时,还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剧烈震动,以保护精液活性。
输精操作时,标准要求将输精器插入母鸡泄殖腔内约1.5厘米深即可。输精量控制在0.03毫升左右,动作要缓慢平稳,防止损伤母鸡生殖系统。输精后要仔细观察母鸡反应,确认没有异常情况发生。
最后,在记录管理环节,标准强调每次采精与输精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包括日期、时间、天气状况、公鸡编号、母鸡数量等信息,以便日后查阅分析,不断优化改进人工授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