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霍山石斛基原植物鉴定的术语和定义、鉴定原则、鉴定方法及鉴定报告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霍山石斛基原植物的鉴定及相关质量控制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Original Plants of Huoshan Dendrobi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153-2018 霍山石斛基原植物鉴定技术规程》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主要规范了霍山石斛基原植物的鉴定方法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基原植物的鉴定工作。明确指出本标准仅限于霍山石斛的鉴定,不涵盖其他种类的石斛。
2. 术语和定义
- 霍山石斛:特指生长在安徽霍山县特定区域内的石斛品种,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用价值。
- 基原植物:指用于药材来源的原始植物种类,确保药材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样品应在植物开花期或果实成熟期采集,以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 采集时需记录采集地点、时间及环境条件,以便追溯。
4. 形态学鉴定
- 根据叶片形状、茎部特征、花序结构等外部形态特征进行初步判断。
- 要求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细节部分,如气孔分布、表皮细胞排列等。
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提取DNA后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特定基因序列。
- 对比已知标准序列,确认是否为霍山石斛。
6. 显微鉴别
- 制备切片或粉末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构造。
- 关注纤维束、导管类型以及淀粉粒形态等特征。
7. 质量控制
- 每次实验均需设置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 定期校验仪器设备,确保数据可靠性。
通过以上条款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保障霍山石斛基原植物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