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项目资产管理的总体要求、资产分类、管理流程、监督与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内所有参与信息惠民工程项目的单位和个人,指导其进行规范化的项目资产管理。
Title:Bao Shan City Information Benefit-for-People Project Asset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9.45-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项目资产管理办法》第45部分对信息惠民工程项目的资产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是对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部分明确了信息惠民工程项目资产的范围。根据规定,信息惠民工程项目资产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购置、建设或通过其他方式取得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这涵盖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相关服务等多方面内容。明确资产范围有助于全面掌握项目资源状况,确保所有资产都能得到有效管理。
其次,在资产验收环节,办法强调了严格把关的重要性。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后组织专业人员对资产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资产,不得纳入资产管理范畴,并需及时整改直至合格为止。这一措施可以有效防止不合格资产进入后续使用流程,保障项目质量。
再者,关于资产登记与档案建立,办法指出每个资产都应单独建立档案,记录从采购到报废全过程的信息。这些信息至少应当包含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购置日期、价值金额、使用部门等内容。建立健全的资产档案不仅便于日常管理和维护,也为今后可能出现的审计检查提供了详实依据。
此外,办法还特别提到资产使用期间的监管工作。要求各使用单位定期盘点资产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同时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资产管理效率,比如利用资产管理软件实现动态跟踪和预警功能。这样做既能提升工作效率,又能降低因疏忽导致的风险。
最后,在资产处置方面,办法明确规定了报废、转让等操作的具体程序。当资产达到使用寿命或者出现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时,应当按照规定流程申请报废;而对于仍有使用价值但不再需要继续使用的资产,则可以通过内部调剂或公开拍卖等方式合理处置。这样既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综上所述,《DB5305T 19.45-2019》第45部分从资产范围界定、验收管理、登记建档、使用监管到处置流程等多个维度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为推进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