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编码方法和应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数据交换与共享。
Title:Anhui Province Construction Project Information Coding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安徽省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编码标准》(DB34/T 1991-2013)是安徽省地方性标准,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统一的编码规则。该标准在促进信息共享、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中规定了建筑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信息编码原则和方法。其中关键条款包括:
1. 编码结构:采用层次化编码方式,由大类码、分类码、顺序码组成。大类码表示项目类型,如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等;分类码用于细化具体类别;顺序码确保同一类别下的唯一性。
2. 编码长度:一般不超过15位字符,便于计算机处理与存储。对于特殊情况下需要扩展的情况,应遵循相关技术规范。
3. 编码规则:要求代码具有唯一性、可扩展性和稳定性。当工程项目发生变化时,原有编码原则上保持不变,新增部分通过添加后缀实现。
4. 应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等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强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5. 维护机制:建立完善的编码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定期检查更新,保证编码体系的有效运行。
以上内容体现了标准的核心思想和技术特点,对于提升安徽省内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注意与其他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协调一致,确保数据交换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