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亳菊栽培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亳菊的规范化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Bo Chrysanthem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957-2013《亳菊栽培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亳菊的种植管理。以下为部分关键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这要求种植者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选择适合的品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2. 整地与施肥:要求深翻土地30cm以上,并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适量化肥。合理的土壤管理和肥料配比能够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的吸收能力。
3. 定植密度:每亩定植约2000株左右。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保证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4. 田间管理:
- 灌溉排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开花期需注意水分供应。
- 中耕除草:定期进行中耕松土,清除杂草,改善土壤通气性。
- 修剪整形:及时摘除侧枝和过密叶片,集中养分供给主干及花蕾。
5.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措施如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方法降低病原基数;化学防治时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用药,并注意安全间隔期。
6. 采收加工:当花朵开放到一定程度(一般为七成开)时即可采收。采后应及时处理,避免长时间堆放导致品质下降。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要点,对于从事亳菊栽培工作的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