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温室葡萄一年二茬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栽植技术、肥水管理、植株调整、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温室葡萄的一年二茬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wo-Crop Production of Greenhouse Grap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685-2019《温室葡萄一年二茬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温室环境下葡萄一年两茬的栽培技术。这项标准对于提高葡萄产量、优化品质以及延长市场供应期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育苗与定植
标准要求: 标准指出,育苗时应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插条作为繁殖材料,并在适宜季节进行扦插。定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施足基肥,确保土壤疏松肥沃。
解读: 这一点强调了良好开端的重要性。健康的插条能够保证苗木成活率高,而充足的基肥则为后续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基础。深耕翻土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育。
2. 温湿度管理
标准要求: 生长期需维持白天温度在20℃至30℃之间,夜间不低于1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范围内。
解读: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葡萄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葡萄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而影响果实的糖分积累。适当的湿度可以防止病害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授粉受精过程顺利进行。
3. 水肥管理
标准要求: 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分期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增施磷钾肥。
解读: 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是实现高产优质的重要保障。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根部缺氧甚至腐烂,而缺乏水分又会使叶片卷曲影响光合作用。合理施肥不仅能促进枝叶繁茂,还能提高果实品质。
4. 病虫害防治
标准要求: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方法及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式控制病虫害发生。
解读: 防治病虫害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并举的方法。农业措施如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基数;物理方法比如粘虫板、诱捕器等则能直接捕捉害虫;必要时可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但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
5. 果实采收
标准要求: 第一茬果应在完全成熟后及时采摘;第二茬果则视具体品种特性决定最佳收获时间。
解读: 不同品种的葡萄其最佳采收时期略有差异,这取决于果实的颜色变化、香味散发程度等因素。适时采摘不仅能让消费者享受到最佳口感,也能避免因过度成熟而导致品质下降的问题。
总之,《温室葡萄一年二茬生产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生产指导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本标准,共同推动我国葡萄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