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老山芹采收及采后处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老山芹的采收、分级、包装、贮藏及运输等环节。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arvesting and Post-harvest Handling of Old Mountain Cel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老山芹是一种重要的野生蔬菜资源,在黑龙江省具有广泛的分布和利用价值。DB23/T 2467-2019《老山芹采收及采后处理技术规程》的发布为规范老山芹的采收与后续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从规程中挑选出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析。
首先,关于采收期的选择至关重要。规程指出,最佳采收时间为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上旬。这一时期老山芹植株生长旺盛,叶片鲜嫩,营养成分丰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过早采收可能导致产量不足,而延迟则可能影响品质。
其次,采收方法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完整性与后续加工效果。规程建议采用手工采摘的方式,并要求操作人员佩戴手套以保护植物根系不受损伤。同时强调不得连根拔起,应保留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地上部分以便其继续生长繁殖。此外,还规定了单株重量不低于8克的标准,确保每批次产品的均一性。
在采后处理方面,规程提出了严格的清洗流程。第一步是将采集回来的老山芹置于清水中浸泡10-15分钟去除表面泥土;第二步使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直至无泥沙残留;第三步可选用水果清洗剂辅助清洁但需彻底漂洗干净避免化学物质残留。经过上述步骤后,还需进行分级筛选,剔除病虫害叶片以及不符合规格要求的部分。
储存条件同样不容忽视。根据规程要求,新鲜的老山芹应在温度控制在0℃-4℃、相对湿度保持在95%左右的环境中存放。这样的环境能够有效延缓衰老过程并延长保鲜时间。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情况,则推荐采用冷冻方式,即将产品快速降温至-18℃以下并密封包装。
最后,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细节。为了避免机械损伤和二次污染,建议使用专用冷藏车运送,并且尽量缩短运输距离减少中间环节。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入库检查是否有破损现象发生,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防止影响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老山芹采收及采后处理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体现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消费者健康的高度关注。遵循该规程可以显著提高老山芹产业的整体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