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性系茶园新型肥料的选择、使用方法以及减量施肥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无性系茶园的施肥管理及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ew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Reduced Fertilizer Use in Asexual Tea Gard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361-2019《无性系茶园新型肥料与减量施肥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无性系茶园的肥料使用和科学施肥方法,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同时减少化肥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无性系茶园新型肥料的选择、施用及减量施肥技术的应用。这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适用对象,确保了技术推广的针对性。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无性系茶园”、“新型肥料”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新型肥料”指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或化学合成手段生产,具有特定功能且符合环保要求的肥料产品。这一规定有助于统一行业认知,避免因概念模糊导致的技术应用偏差。
三、肥料选择原则
1. 安全性:所选肥料不得含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有害成分。
2. 配方合理性:根据不同茶树品种、生长阶段及土壤条件合理搭配氮磷钾比例。
3. 环境友好型:优先选用缓释肥、控失肥等能降低养分流失率的产品。
4. 经济效益:在保证效果的同时控制成本投入。
四、施肥时期与方法
1. 基肥:每年秋季(9月至10月)施入有机肥作为基肥,用量占全年总量的50%-60%。采用沟施方式,深度约20厘米左右,施后覆土压实。
2. 追肥:春茶开采前15天至夏茶结束期间分次追施速效氮肥,每次间隔7-10天,每次施用量不宜超过总氮量的20%。可结合灌溉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
3. 根外喷施:在关键生育期如花芽分化期、幼果膨大期等可进行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以补充植物所需营养元素。
五、减量施肥措施
1.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制度,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调整施肥方案;
2. 推广使用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结构,增强根系吸收能力;
3.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减少养分竞争;
4. 利用覆盖物保温保湿,减少水分蒸发造成的养分损失;
5. 定期监测土壤pH值变化,适时调节酸碱度至适宜范围。
六、注意事项
1. 施肥时应避开高温时段,以免造成肥害;
2. 不同区域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灵活调整具体操作步骤;
3. 新建园地首次施肥前须做好基础工程,包括整地、开沟等工作;
4. 对于已有的老茶园,在实施减量施肥计划之前最好先进行一次全面评估。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无性系茶园新型肥料与减量施肥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肥料挑选到实际操作全过程的技术指导,还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理念。这对于推动安徽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无性系茶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