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萧县葡萄的术语和定义、产地范围、自然环境、栽培技术、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萧县葡萄。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Xiao County Grap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333-2019《地理标志产品 萧县葡萄》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萧县地区出产的葡萄产品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萧县葡萄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适用于在安徽省萧县现辖行政区域范围内,按照本标准种植并生产的葡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如GB/T 19630有机产品系列标准等。这些引用文件为萧县葡萄的质量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3. 保护范围
萧县葡萄的保护范围限定在安徽省萧县现辖行政区域内。这一规定确保了只有在这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生产出来的葡萄才能被称为“萧县葡萄”,从而维护了其独特的地域特色。
4. 分类
根据果实颜色的不同,萧县葡萄被分为白葡萄和红葡萄两大类。这种分类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产品。
5. 要求
# 5.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包括色泽、香气、滋味、果形等方面。例如,白葡萄应具有鲜艳的果皮颜色,浓郁的果香,甜酸适中的味道,以及整齐美观的果形;而红葡萄则需具备深红色或紫黑色的果皮,同样要有诱人的果香与平衡的甜酸口感。
# 5.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涵盖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等关键参数。对于白葡萄而言,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得低于16%,总酸含量应在5.0~8.0g/L之间;而对于红葡萄来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至少达到14%,总酸含量则控制在5.0~7.0g/L范围内。此外,还需满足其他物理化学性质的要求。
# 5.3 卫生安全要求
卫生安全方面必须符合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以及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这意味着所有上市销售的萧县葡萄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程序,确保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6. 检验方法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标准明确了各项指标的具体测定方法。比如使用折光仪测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总酸含量等。
7. 检验规则
包括抽样方案、判定规则等内容。每批产品都需要按照规定的数量随机抽取样品,并严格按照上述提到的各项标准来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发现不合格项目,则需要加倍取样复检,直至确认最终结果为止。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最后,在产品包装上应当清晰地标明产品名称、生产者信息、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剧烈震动和日晒雨淋等情况的发生;而在储存时则应该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防止霉变腐败等问题出现。
综上所述,《地理标志产品 萧县葡萄》不仅对萧县葡萄的品质提出了严格要求,还对其整个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了系统化的管理,旨在保护这一珍贵的地方特产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