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下管线竣工测绘的基本要求、测绘方法、数据处理与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各类新建、改建、扩建的地下管线工程竣工测绘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mpletion Survey of Underground Pip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325-2019《地下管线竣工测绘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地下管线竣工测绘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成果提交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的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工作。这一条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区域和对象,确保了不同地区在执行过程中的一致性。
2. 术语和定义
- 地下管线:指埋设于地下的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各种用途的管道或电缆。
- 竣工测量:工程完工后,对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埋深、规格等信息进行实地测量并记录的过程。
这些术语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概念支持,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的工作失误。
3. 测量精度要求
对于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测量,其限差不应大于5厘米;高程测量的限差不应大于3厘米。此规定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期管线维护与管理奠定了基础。
4. 数据采集方法
数据采集应采用全站仪、RTK等现代测量仪器,并结合GPS定位技术。强调使用先进的测量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同时要求技术人员具备相应资质以保障数据质量。
5. 成果提交内容
测绘单位需向建设单位提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
- 地形图;
- 地下管线竣工图;
- 数据库文件;
- 技术报告书。
明确了成果提交的具体项目,有助于建设单位全面掌握工程情况,便于后续管理和使用。
6. 质量检查
测量完成后,应对所有数据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内业计算复核、外业点位复测等环节。任何不符合要求的数据都必须重新测量直至合格为止。这一步骤对于确保最终成果的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地下管线竣工测绘技术规程》不仅规范了具体的操作流程,还特别注重结果的质量控制,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这对于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