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断血流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子种苗、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断血流的规范化栽培及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Diphylli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042-2017断血流栽培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断血流(学名: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的栽培技术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断血流的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操作。它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对象和范围,确保种植者在生产过程中有章可循。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断血流”进行了定义,并对与栽培相关的术语如“育苗基质”、“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作出解释。这有助于统一行业内术语使用,避免歧义。
3. 育苗
- 种子选择:应选用当年采收的新鲜种子,种子发芽率需达到85%以上。
解读:新鲜种子发芽率高,能够保证幼苗生长健壮,提高成活率。
- 播种时间:春秋两季均可播种,春季以3月至4月为宜,秋季以9月至10月为宜。
解读:这两个时间段气温适中,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 基质准备:育苗基质应选用疏松、透气、保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如腐殖土与沙子按3:1比例混合。
解读:合适的基质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根系发育。
4. 移栽
- 定植密度:每亩定植株数为1500至2000株,行距保持在60厘米左右。
解读:合理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
- 定植时间:春季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佳,秋季以10月中旬至11月初为宜。
解读: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新根生成和缓苗。
5. 田间管理
- 水分管理: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雨季注意排水,干旱时及时灌溉。
解读:水分管理不当会导致烂根或萎蔫,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 施肥:每年追肥两次,分别在春季萌芽前和秋季落叶后进行。肥料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复合肥。
解读:合理施肥能增强植株抗性,促进开花结果。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 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解读:通过改善栽培环境、选用抗病品种等方式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 具体措施:定期清理田园,剪除病枝病叶;采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喷洒。
解读:这些方法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7. 采收
- 采收时间:花期结束后进行,一般在每年的4月至5月间。
解读:此时花朵质量最佳,药效成分含量较高。
- 采收方法:手工采摘,注意保护植株枝干。
解读:手工采摘可以避免机械损伤,保证后续生长。
以上内容为《DB34/T 3042-2017断血流栽培技术规程》中的关键点解析,希望能帮助种植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