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秸秆生物燃气(沼气)工程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工艺设计、建筑设计、消防与安全卫生、电气与自动化、施工与验收、运行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规模化生物燃气(沼气)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
Title:Straw Biogas Engine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秸秆生物燃气(沼气)工程技术规范》DB34/T 3018-2017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秸秆沼气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总体布局
第5.1.1条规定:沼气工程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并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这主要是为了保障周边环境不受污染影响,同时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二、工艺设计
第6.1.2条规定:发酵罐容积应根据原料种类、产气量需求等因素确定,且不得小于200立方米。此规定确保了沼气产量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同时考虑到经济性和实用性。
三、设备选型
第7.2.1条规定:选用的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环保特性。这一要求旨在保证设备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或环境污染。
四、施工安装
第8.1.3条规定:管道连接处应采用焊接方式,焊缝质量需达到二级以上标准。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严格把控。
五、调试与试运行
第9.2.1条规定:调试前应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调试过程中要逐步加载负荷,观察各系统运行情况,直至达到设计指标为止。这样的步骤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系统正常运转。
六、运行管理
第10.1.1条规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巡检制度等。明确责任分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规范的操作流程则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七、环境保护
第11.1.1条规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对外界造成污染。具体而言,废水应回收利用或达标排放;废气需经过处理后才能释放到大气中;固体废物则要妥善处置,避免二次污染。
八、检验与验收
第12.1.1条规定:项目完成后,建设单位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联合验收,确认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及本规范的各项要求。只有通过验收的项目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九、维护保养
第13.1.1条规定: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更换。良好的维护习惯不仅延长了设备寿命,还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可靠性。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的重要部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