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方黑猪在山林地放养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地选择、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从事地方黑猪山林地放养的生产者及相关单位。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ree-range Black Pigs in Forest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013-2017《地方黑猪山林地放养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地方黑猪在山林地放养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环境与设施条件
1. 放养场地选择
- 标准规定放养场地应选择在远离工业污染源、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地方。
- 场地需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导致疾病传播。
2. 林地面积
- 每头成年猪至少需要提供5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空间。
- 林地覆盖率应在60%以上,以保证足够的遮荫和栖息场所。
二、饲养管理
1. 饲料供应
- 饲料应以天然饲料为主,如青绿饲料、粗饲料等。
- 可适量添加精饲料,但不得超过日粮总量的30%。
2. 饮水保障
- 必须确保清洁充足的饮水供应。
- 定期清洗水槽,防止水质污染。
三、疫病防控
1. 免疫接种
- 应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要求,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
- 常规免疫包括猪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
2. 卫生消毒
- 定期对放养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常用消毒剂包括生石灰、烧碱等。
- 清理粪便并妥善处理,减少病原菌滋生。
四、生产记录
1. 档案建立
-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养殖档案,记录每次免疫、用药、销售等情况。
- 档案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2. 追溯体系
- 推行可追溯管理制度,一旦发生产品质量问题能够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地方黑猪山林地放养技术规程》从环境选择到具体饲养细节都做了细致的规定,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黑猪肉质品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养殖户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食品安全与生态平衡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