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盘州红米的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栽培技术、收获与贮存、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盘州红米。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Panzhou Red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盘州红米》(DB52/T 1233-2017)是贵州省针对盘州红米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在贵州省盘州市辖区内,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种植、加工的红米产品。这明确了标准的地域限制和适用对象,确保了产品的原产地属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盘州红米:指在盘州市特定生态环境下,选用当地传统红米品种,采用传统耕作方法种植,并经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大米。这一定义强调了盘州红米的品种、种植环境及加工工艺的独特性。
2. 特定生态环境:包括独特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自然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盘州红米特有的品质特征。
三、要求
1. 原料要求:原料应为盘州市境内种植的传统红米品种,且需符合国家关于粮食作物的相关规定。这保证了原材料的质量和纯正性。
2. 生产过程:从选种到收获整个过程都必须遵循传统的农业操作规程,不得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等物质。这种做法有助于保持红米原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
3. 加工工艺:采用传统碾磨技术去除糠层但保留胚芽,以最大限度地保存营养成分。同时,在包装环节也要注意防潮防晒,避免影响产品质量。
四、检验方法与判定规则
对于每一批次的产品都需要按照规定的项目进行全面检测,只有当所有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时才能判定为合格品。此外还特别指出如果存在争议情况,则应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来进行仲裁检验。
五、标志、标签、包装、运输与贮存
所有出厂销售的盘州红米都必须在外包装上标明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及相关说明文字;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受污染或损坏;储存时则需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并定期检查库存状况以防变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地理标志产品 盘州红米》不仅对产品的来源做出了严格限定,同时也对其生产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壮大。